查看原文
其他

陈文胜:人类史上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中国奇迹

2017-08-20 陈文胜 论道三农

人类史上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中国奇迹

陈文胜

 

编者按: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节选自作者于2017年5月25日在四川大学商学院所作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讲座的录音整理文本,题目为编者所加,版权为作者和中国乡村发现网共同所有,转载须授权(未完待续)。

 

所谓现代化,就是以工业化发端的整个社会变革与发展,并走向富裕和强大。中国近代到现代,富民和强国是的一条历史发展主线。从康有为上书改革,到孙中山辛亥革命,从毛泽东超英赶美,到邓小平三步走,无论是向苏联学习,还是向西方学习,无论是马列主义、自由主义,还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都是为了实现富民和强国,都是一个追赶现代化的百年诉求。

从洋务运动到民主共和的两次中国现代化进程,被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全面侵华先后打断。第三次现代化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尽管由于“大跃进”和“文革”等诸多因素,导致现代化建设严重受挫,但为后来改革开放积累了丰厚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历史的时空坐标转换,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实现了13亿多人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历史跨越,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谁也没办法否认。英国用250年的时间完成了的现代化,启动了工业革命。美国是用150年的时间完成了的现代化,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是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人口规模英国没办法比,美国也没办法比,将使多么大的人口规模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作为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用两百多年走完的道路,从一个三十多年前人均GDP全球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人均收入只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人均收入三分之一的国家,成为制造业是美国8倍的全球最大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和农产品生产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类史上还没有发生这样壮观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年大变局。

这样一个人类史上经济发展奇迹之谜是什么?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成为了人类史上现有理论都无法解释的发展奇迹。如果能够解读出来,无疑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于是,很多经济学家、甚至政治学家都来从各个角度来研究。

有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引爆了中国的工业革命。这个说法比较普遍,而中国大清王朝和民国政府都是市场经济,菲律宾、印度、俄罗斯、东欧和拉美国家,都是市场经济,有些国家经历了一百多年甚至两百多年的市场经济,为什么都没有引爆工业革命?

有人认为是保护私有财产的产权制度。中国在改革后确实在不断强化对个人财产的法律保护,但在清代就对产权实行严格的保护,对产权的界定是非常清晰的,为什么没有引爆中国的工业革命?在民国政府的时候,财产保护与私有化也是很地道的,没有引爆工业革命。还有菲律宾、印度,拉美国家都是私有化彻底的,为什么没有引爆工业革命?

有人认为是人口红利。中国具有人口大国的优势,但印度有人口规模、孟加拉有人口规模、巴西有人口规模、非洲有人口规模为什么没有崛起?

有人认为民主之路。中国基层的民主和社会言论自由这些东西看来也是民主制度的一个体现,就可以从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来探讨了。但很多实现民主的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特别是中东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实现工业革命?

有人认为,主要是得益于建国后实行了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发展模式。这一时期确实取得了不少成就,最突出的是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工业体系,但效益低下,最终没有引爆工业革命。特别是像实行这种发展模式的苏联和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都已经全部崩溃了,苏联的工业发展水平要远高于中国,是唯一能够与美国和西方抗衡的强国,最后都解体了。中国也不得不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奇迹。说明这一条路也是走不通的歧路,没办法解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西方曾经有不少人断言中国会崩溃,而且这些中国崩溃论一直长盛不衰。因为只有那么少不到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那么多占世界22%的人口,还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也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如果所有的国力、资源都要集中在农业发展上,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就是贫穷的、落后的。如果牺牲农业成就工业和城市,就会陷入拉美化的陷阱,步苏联的后尘,社会矛盾的最终爆发无疑就会给政权带来了灭顶之灾。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被他们预言对了,可为什么中国出乎于他们的意料之外?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曾经在飞机上当面请教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为什么那么大的苏联,那么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解体了?主要原因是什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我们那里没有邓小平。

难道只有合作化的集体劳动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点?而个体生产就是自私自利?体现社会主义的优点,是发展模式还是人民的生活改善、国家的富裕强大?邓小平推进的改革之所以从农村开始,我觉得并非是基于什么理论前提,因为无论任何主义,都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全中国人需要吃饱肚子,需要免于饥饿,这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所以,推进农村改革不仅仅只是为了追赶现代化、实现现代化,而是为了首先解决温饱问题、解决贫穷问题。所以,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常识性判断。1978年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从1958年为303公斤1978年为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在中国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安定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可以说,邓小平这些判断都是常识性判断,但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盛行的年代,需要有极大的决心和勇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告别饥饿”、“告别短缺”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奋斗目标,对饥饿的恐惧是这一代人最难以忘记的集体记忆。根据历史资料,时任“乞丐大省”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成的黑糊糊的,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民以食为天,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开始怀疑“集体化”的合理性。在这里,不能不提到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现在有些人质问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为什么没有富起来,但谁能否认,就是小岗村的农民为生存而在“大包干”字据上按下的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农民从此告别饥饿历史的宣言书。全球人口大国如果不解决吃饭的问题,所有的改革、所有的主义都无从谈起。

改革让中国最贫穷的农民、最落后的农村最先发展起来。首先富起来群体的万元户,作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25万元。能够让农民获得如此大的改革红利,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是前所未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我1992年参加工作就在乡政府,当时农民稻谷卖到83块钱一百斤。那时的物价水平83块钱一百斤是一个什么样的价格?还有什么比市场价格更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更能够提高农业效益?

由于在食品短缺时代推进改革,那时候农民种什么都能够在市场上卖出,农村经济极度繁荣,所以农民最怀念刚刚改革开放的时期,彭丽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流行曲歌唱着激情澎湃、昂扬向上的时代旋律。只要有劳动能力和只要愿意付出劳动的农民,就可以衣食无忧地生活。那个时候的农村改革,激发了农村前所未有的活力。不仅使中国以7%的土地养活了约占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成功地解决了全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使5亿多人摆脱了贫困,提前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历史奇迹。

从世界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基于乡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市场化开始的。英国的工业革命前,是用国家力量推进乡村经济繁荣,用军队拓展海外市场,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产业和遍布全球的纺织品市场,从而引爆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和创造了国内外统一大市场。在政府财政主导下的煤炭、蒸汽机、铁路技术变革,在1900年左右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28年实现普选。

美国也同样是从推进乡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市场化开始的,以英国为主的欧洲移民,把英国的农村商品化生产、手工业技术带到了美国,首先是纺织业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20年左右到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之后的1920年,美国农村人口仍然有50%的比例,才开始具备经济与技术的条件推进农业机械化,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几十年之后的1965年实现了普选。

这说明了什么?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中国,都是繁荣乡村经济启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才具备了民主的条件和资格,才具备了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和资格,也就是具备了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历史性变革的条件和资格。而且“四化”都不是同步发展的,尤其是传统农业的革命性变革都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实现的,因为没有工业革命的物质条件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装备来武装农业。


讲座连载:

陈文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何处突破

陈文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多重逻辑

陈文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

陈文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制机制创新

陈文胜: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探索中国新路

陈文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条底线

陈文胜:农村改革决不能出现颠覆性的错误


相关链接:前沿对话

陈文胜对话曹锦清:小农经济与农民合作

陈文胜对话曹锦清:农地集体所有与资本下乡

陈文胜对话曹锦清:规模经营与分工合作

陈文胜对话曹锦清:小农经济与家庭经营

陈文胜对话曹锦清:集体经济与集体化

陈文胜对话曹锦清: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陈文胜对话杜志雄: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陈文胜对话黄草镇书记镇长: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陈文胜对话贺雪峰、吴理财:谁来发展乡村?

陈文胜对话贺雪峰吴理财:谁来改革?

陈文胜对话贺雪峰吴理财:谁来扶贫?

陈文胜对话贺雪峰、吴理财:谁来治理乡村?

陈文胜对话贺雪峰、吴理财:谁来种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